校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张文轩 摄影 于溅溪)2018年11月8日,“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大讲堂第七讲在诚信楼三层国际会议厅举行。正值“一带一路”战略提出5周年之际,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高屋建瓴的视角为在座学生带来了一场以“‘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阶段”为主题的精彩讲座。
从不平衡到平衡,对外开放进程的战略设计
王志民教授引用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开始了本次讲座,指出中国永无止境的对外开放是具有阶段性的。他通过中国地形图和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形象地向在座学生展示了中国地域间的经济发展现状,并结合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说明目前需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同时,王志民指出,中国与西部的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很强:中国具有周边国家不具备的高层次制造业,而周边国家也可以为中国提供市场和原料。这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地利”。他表示存在于中国东部的不太友好的发展环境和美日给中国造成的紧张形势都使向西开放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抉择。
“一带一路”战略的“天时“与”人和“:产业升级与空间格局优化
王志民以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件”的更新换代形象展示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总量迅速增长,占世界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中国能够抓住全球化发展的机遇,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在提到“一带一路”战略的“人和”时,王志民认为,亚投行成为第二大多边开发平台和“一带一路”倡议被写进联合国决议都能说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感召力以及制度性话语权不断增强。他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优化我国经济布局,构建东西互动的对外开放格局从而由国内的东西双向互济推动国际的双向互济发展,实现互惠互利发展。
王志民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新阶段,其创造的新的市场正在带领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设施联通和产能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两个轮子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
之后,王志民也客观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在服务贸易上存在逆差、在科技研发领域尚没有达到最高水平等现今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引领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王志民表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梦与世界梦对接必须通过互利共赢来实现。在此基础上,他向学生们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在政策、设施、贸易、民心、资金上的“五通”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他指出,战略对接是推进“一带一路”的主要路径,中国应以新型价值观和治理观迎接一个真正的多极世界,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讲座期间,面对王志民教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参与热情高涨。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大讲堂”是我校党委宣传部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备,用最强师资打造的思政课堂,自9月13日首次开讲以来已成功举办七期,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思政课堂并受到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在讲堂授课前,宣传部还为听课的学生配备了学习资料供大家课后研读。
附:学生反响
研究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学员,英语学院2018级研究生苗亚男:王志民教授围绕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一带一路”为主题,作了一场全面、条理、很有深度的讲座,让我加深了对中国对外开放三个阶段的认识。王教授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阐述两个大局和“一带一路”对产业升级、空间格局优化的作用,最后介绍新时代引领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很喜欢王教授最后提出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能更好。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必将越开越大,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之举。这次讲座让我更深入学习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培养全球化的视野观,将自己的个人发展与祖国、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对外开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研究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学员,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8级研究生程鑫煜:通过王志民教授的讲解,我充分了解了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在空间上的布局,也感受到了“一带一路”战略规模的宏大。陆海联动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最大特点,我国的陆地运输网络成熟,且覆盖面积广泛,但海洋运输的路线之前局限在宫古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北冰洋具备通航条件这一环境机遇,又开辟了一条新的“冰上丝绸之路”,这为大大缩短了中国和欧洲国家贸易运输的时间,也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一带一路”战略已经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皆具备的重要发展时刻,未来的世界也一定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是一个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创造更大利益的世界,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也必将起到重要的引导与促进作用。引用习主席的一句话:“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能更好!”在这样的潮流下,作为学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生,我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视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社,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李欣颐:“中国正在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王教授从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开始,讲到当今世界的多极格局,指出了未来我国会更多地将合作视野转向发展中国家。王教授强调了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中国正在推动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会更好。”王教授以这样一句话来为讲座作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走在引领全球治理的路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将实现!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社,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王誉钦: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将会越走越快,对外开放的大门将会越开越大。虽然面临着传统大国美国霸权主义的威胁,以及诸如印度等新生国家的崛起,但是中国会不断地积极地优化自己对外交往的政策,在寻求合作与发展的同时把握时代的机遇。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公共管理学院16级于一璇:对外开放是永无止境的,中国的对外开放更是中国崛起的机遇和重要战略;中国发展迅速,但也必定是阶段性的和计划性的发展。陆海联动,东西合作,不仅仅在于中国内部,更在于中国与他国之间的联动和合作。王志民教授在讲一带一路战略时提到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世界发展的需求,也是中国发展的机遇,一带一路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阶梯。在战略的实施之下,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必定会越来越高,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高。以自身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向世界提出满足世界需要的倡议,是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和义务,也更能提现中国的胸襟和中国向世界价值观的输出。除此之外,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成功,更在于对中国自身经济发展布局的优化;对口支援,对口合作,一带一路的发展正在推动东西部地区的平衡发展。由国内的东西双向互济至国际的双向互济发展,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自身的经济加入了创新,将中国的生产品加以创新、将中国的技术加以创新,走向世界、与各国进行合作对接。共商共建共享,不仅仅体现的是中国的发展形式,更能体现中国对于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心愿。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公共管理学院16级王捷:王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出的贡献,结合常见的新闻时事介绍了沿线国家在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态度与立场。在贸大更能切身体会这一变化:不论是身边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经济的认可,还是访问学校的总统、外长、学者教授,无一不印证了一带一路在对外开放中的贡献。于天时,我国蛰伏奋进,改革百年,一带一路建设是重现丝路新辉的时机;于地利,我国疆域广阔资源丰富,既有高铁长龙驰骋大陆,又有钢铁巨舰劈波斩浪护航经贸往来;于人和,中国自古以和为贵,共商共建共享,不仅是一带一路的理念,更是时刻坚持的准则与为之奋斗的目标。
版权所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十号 邮编100029 电话:64492157 传真:64492157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5号